內容簡介
入選美國當代圖書館20世紀百大小說
1923-2005年時代雜誌百大最佳小說
一位猶太男子羞恥卻又狂放的自我告白
波特諾伊滔滔不絕地向他的精神科醫師獨白自己的家庭背景。他憶起從小到大所面臨的困境,父親望子成龍的期待、母親的溺愛……極端的性慾讓他透過各種「創意」的方法尋求釋放,卻帶給他極大的羞恥感,並且對自我價值及身為猶太人的荒謬命運感到困窘。
醫生,我這是什麼病呢?這就是我從前老是聽到的猶太人的苦難嗎?這就是從大屠殺和大迫害一直傳承到我身上的枷鎖嗎?它源自這美好的兩千年以來,非猶太人贈與我們的嘲弄和侮辱嗎?哦,我的秘密,我的恥辱,我的心悸,我的臉紅,我的汗水!我對單純人生裡世事變遷的反應方式!醫生,我再也無法忍受這種無端的恐嚇了!賜給我男子氣概吧!讓我勇敢起來!讓我堅強!讓我完整!我受夠當個優秀的猶太男孩,一會兒在人前討好我的父母、讓他們高興,一會兒卻在背地裡抽動著!我受夠了!
【波特諾伊的怨訴】一種身心失調病症,病症為心中強烈道德感和利他衝動,與極端的性渴望交戰,患者通常為性格乖僻者。心理學者相信許多癥候皆可追溯自由母子關係中建立起來的聯繫。然而,在真正的性滿足中既無幻想亦無行為問題,只出現壓倒性的羞恥感,以及特別對以去勢形式表現出來的懲罰感到懼怕。
本書特色
狂放的文筆寫出潛意識裡最深的焦慮
2011曼布克獎、諾貝爾文學獎熱門得主聲名大噪之作
作者簡介
譯者介紹
鄒海侖
鄒海侖曾任中國《世界文學》雜誌編輯、編委,副編審。譯著有《馬其頓民歌》,湯瑪斯.哈代長篇小說《林地居民》,奈波爾長篇小說《抵達之謎》(合譯),柯慈長篇小說《邁克爾.K的生活和時代》、《慢人》等十多部文學作品。
陳婉容
或翻譯或寫字,與文字為伴、自娛娛人。畢業於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暨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,曾任外文編輯。
自序/導讀
推薦序
紐澤西的卡夫卡
伍軒宏
90年代美國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影集《歡樂單身派對》(Seinfeld,陸譯:宋飛傳,港譯:宋飛正傳)裡面,有兩對截然不同的紐約猶太父母。主角傑瑞的父親不太管他,母親認為自己的兒子什麼都好,「怎麼會有人不喜歡你?」另一方面,傑瑞好友喬治的父母則認為自己的兒子什麼都不行,當喬治的未婚妻告訴他母親,說很愛她兒子,喬治母親大惑不解,「我可以問為什麼嗎?」
《歡樂單身派對》是情境喜劇,運用搞笑的方式呈現紐約市猶太家庭的親子張力,我們在伍迪艾倫早期中期電影裡面也常看到。菲利普˙羅斯(Philip Roth)的1969年小說《波特諾伊的怨訴》(Portnoy’s Complaint)讓我們瞭解,其實猶太父母認為自己的兒子既是傑瑞又是喬治,什麼都好,也什麼都不行。即使你什麼都好,父母還是有不滿意的地方,如果不配合他們要求,那你就變成不及格的兒子。
羅斯筆下的艾歷克斯˙波特諾伊(Alex Portnoy)在做什麼事都很厲害的媽媽與做什麼事都不成功的爸爸(包含解便,因便秘)教養之下,除了沒有進棒球校隊(那不是問題,反正不是猶太人的運動)與尚未成家(這很嚴重,事關家族種族存續,以及面子)之外,盡量符合父母和鄰居社群期待,一路考第一,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畢業,擔任紐約市政府要職。但是,他的成長經驗中,有太多壓抑,有太多必須妥協的格格不入,有太多跟猶太傳統和猶太身分的衝突,使他深覺受困,必須尋求精神分析的協助釋放自我,讓他訴說隱藏的慾望、祕密、不滿,成長過程中充滿的荒謬、限制、鬱悶,以及溝通的不可能。他需要好好抱怨一番。
他可不是娓娓道來。整本小說模仿佛洛伊德「話療法」(the Talking Cure)中被分析者的告白,面對(或背對)醫師訴說一切。由於精神分析論述以「真相」為本(如拉岡愛說的),必須是「誠實論述」,艾歷克斯的陳述因此沒有遮掩,沒有隱瞞,沒有美化,沒有轉彎,除了事件的交代,情緒的發洩也呈現其中。於是,艾歷克斯的憤怒、不滿、輕蔑、惡意、怨懟完全釋放,謾罵、揶揄、嘲弄、大呼小叫充分發揮。雖然我對羅斯後期小說裡喋喋不休的敘事人格有意見(如某些「祖克曼小說」),但在這本書裡,在最早期的羅斯,透過艾歷克斯˙波特諾伊之口,他的確成功建立了無比活潑鮮明的敘事聲音。
如此一來,《波特諾伊的怨訴》已經超越一般「告白體」小說,成為「抱怨體」小說的經典。
各界推薦/推薦序
「至今描寫關於性的書中最驚世駭俗而逗趣的一部
──Guardian衛報
「羅斯是美國文壇上最勇敢的作家。有道德勇氣,處理政治議題上也很勇敢。而『波特諾伊』呈現了這部分的英勇無懼。」
──辛西亞‧奧茲克(Cynthia Ozick), Newsday新聞日報
「令人愉快地逗趣…荒誕又生氣勃勃、瘋狂又喧鬧…鮮明栩栩如生的閱讀經驗」
──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紐約時報書評
「就是……最逗趣的美國小說中的一部」
──Chicago Sun-Times芝加哥太陽報
「感人同時又好笑得令人噴飯的好色…羅斯具有活力充沛天分…像是了不起的模擬者和幻想者,已經在人類歷史中被最有語言能力的群體製造出來。」
──阿爾弗雷德‧卡辛(Alfred Kazin),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紐約書評
「艾歷山大˙波特諾伊是個極出色的喜劇角色。他將會影響許多讀者,就像他母親對他的那樣──是『畢生最難忘的人物』。」
──New Statement
「這段獨白真是好笑極了,也在美國文學史上成了新的典型……這本書,能讓任何憶起羞赧嬉鬧的成長過往的人,無法自拔。」
──Spectato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