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簡介
動物行為學大師勞倫茲,
他在奧地利艾頓堡的家就好比諾亞方舟,
裡面住滿了各式各樣的動物,
牠們對主人都非常依戀。
當然啦,這些動物常常造成沉重的負擔:
鸚鵡把掛起來晾曬的衣物的扣子統統啄下來,
還分類排成堆;
戴帽猿撕開精裝書,一頁頁塞進水族箱裡,
還衝著你吃吃地笑。
當然牠們也有窩心的一面:
狗兒不勞主人吩咐,
就狠狠地咬一口可厭的人的屁股……
勞倫茲常常以自我解嘲的口吻,
述說他的「慘痛」遭遇,
以及動物滑稽可愛的面目。
同時也為我們報導了動物的許多不同習性
和行為模式,
這些知識都是極為珍貴的。
作者簡介
作者介紹
勞倫茲
勞倫茲於一九○三年在奧地利維也納出生,為動物行為學的開山祖師,一九七三年並因這些研究榮獲諾貝爾生物醫學獎。
勞倫茲的父親是一位整形外科醫師,原先也很希望他能繼承父業。可是,從小就喜愛收養各種小動物的勞倫茲,於一九二八年拿到醫學學位後,終究還是回到動物學的世界,並在一九三三年修畢博士學位。很快,勞倫茲在雁鵝及穴烏等鳥類上的研究使他揚名國際,一九三七年獲維也納大學之聘,教授比較生理學以及動物心理學。
一九四二到四四年,勞倫茲在德國軍隊中當軍醫,隨隊到達蘇聯時被俘,一九四八年被釋放回家,成為艾頓堡的比較行為研究院院長,一九五○年創立馬克斯‧蒲朗克行為研究所,擔任所長一職,到一九七三年才卸任。一九八九年二月二十七日,勞倫茲在他深愛的艾頓堡去世。除了在學術上的成就之外,勞倫茲最為人所稱道的,是他在動物行為方面的通俗寫作,著有「所羅門王的指環」(KingSolomon’sRing)等書。在他的深刻觀察以及生花妙筆之下,我們身邊的鴨、鵝、狗、鳥、魚的生活全都鮮活的呈現眼前,讓讀者從中體會到科學研究的嚴謹及趣味,同時也對動物的有情世界及相類似的人類行為本身,有更深一層的了解,從而產生同理心,體認生命的真諦。
「雁鵝與勞倫茲」是他去世前寫成的最後一本書。這本書也是勞倫茲一生研究工作的縮影。
譯者介紹
游復熙
美國卡內基美濃大學(Carnegie-Mellon University)博士。曾任加州理工學院化學系博士後研究員、科羅拉多大學生物物理系副教授、英國劍橋大學動物系資深研究員、台灣大學動物學系教授,現已退休。
審訂
洪翠娥
輔...
目錄
德文版序 這都是基於動物之愛 勞倫茲
中文版序 一本介紹動物行為的書 季光容
楔 子 與獸鳥蟲魚對話
第一章 動物的麻煩
第二章 不礙事的——魚缸
第三章 魚缸裡的暴行
第四章 可憐的魚
第五章 動物笑譚
第六章 對動物的惻隱之心
第七章 如何選購動物
第八章 動物的語言
第九章 馴悍記
第十章 盟約
第十一章 老家人
第十二章 小雁鵝
第十三章 道德和武器
附 錄 名詞注釋
內容試閱
把一桶桶的醃魚打翻了胡鬧,
又在男人的禮帽做巢。
甚至連女人七嘴八舌的說笑,
也不得不為牠們時高時低的尖聲
怪叫,勢減聲銷。
──布朗寧(RobertBrowning,1812-1889,英國詩人)
為什麼我要把動物生活裡不太光采的一面先搬出來說呢?因為一個人如果對牠們討厭的地方都能忍受,那他對牠們的喜愛也就不容置疑了。
我簡直不知道應該怎樣感謝我那有耐心的父母親,當我還是個孩子、在小學念書的時候,常常會帶一些新鮮的玩物回家,有時牠們的破壞性極大,不過我的父母總是搖搖頭,嘆嘆氣就算了。還有我的太太,這些年來真是虧了她,你想誰的太太會讓一隻家鼠滿屋子亂跑,把好好的床單一點一點地咬下來做窩?我們晾在院子裡的衣服常常會被鸚鵡將上面所有的扣子都啄掉;我們的臥房也常有雁鵝來過夜,到了早上牠們又從窗戶飛出去(雁鵝是種野禽,不容易訓練牠們守規矩)──像這樣的事,誰的太太受得了?還有︰我們養的一些善歌的鳥,每次吃飽了漿果,就會把屋裡所有的家具窗簾都染上小小的藍點子,怎樣也洗不掉。碰到這樣的事,你想一般人的太太會怎樣說?其實這類的例子多得很,我要一一列出,可以記滿二十頁。
也許有人會懷疑我對動物太縰容了,認為我說的這些麻煩事並不是絕對不可避免的。那就差了,雖然你可以把動物關在籠子裡,放在客廳裡當擺設,但是,你如果想真正了解一個智力高、精力足的生物,唯一的方法就是讓牠自由活動。那些被人一天到晚關在籠子裡的猴子和鸚鵡,是多麼的悲哀和遲鈍啊;可是同樣的動物,在完全自由的環境裡,卻是難以置信的機警和生動。
把高等動物養在不受拘束的自由環境裡,向來是我的專長,我之所以這麼做,其實也是基於科學方法的理由,我的大部分研究工作就是針對自由自在、不關在籠子裡的家養動物。
在艾頓堡,籠子上鐵絲網的用處和別處不一樣,它的目的是使動物不進屋子和前面的花圃裡去。我們將花圃的四周都圍上了鐵絲網,「嚴禁」牠們走進。不過那些智力高的動物和小孩子一樣,愈是不要牠們做的事,牠們愈是要做,而且那些熱情的雁鵝又特別喜歡和人在一起,因此,常常在我們不注意的時候,二十隻或三十隻的雁鵝就已經摸進了花圃裡。有時更糟,牠們會一邊大聲地叫著打招呼,一邊飛進我們屋裡的迴廊裡,到了那時,要趕走牠們就難了。因為牠們不但會飛,而且一點也不怕人;無論你吼得多大聲,把手揮動得多使勁,牠們都視若無睹。我們唯一有效的趕鳥法就是一把巨大的紅色陽傘︰每逢牠們偷跑進我們新種的花圃裡挑蟲吃的時候,我的太太就會帶著這把陽傘,衝到牠們面前,像個揮戟陷陣的武士一樣,出其不意地把傘張了開來,同時發出一聲大喊,再猛地將傘一收。大概就是雁鵝,也覺得她這一招過於厲害,於是隨著一陣翅膀鼓動的聲音,這些大鳥就一個個地逃之夭夭了。
不幸的是,我的太太在管教雁鵝上面花的心血,大半都被我的父親毀掉。這位老先生特別喜歡雁鵝,尤其傾心公鵝勇敢的騎士風度,幾乎每天都要把牠們請到書房旁邊、四周都有玻璃圍起來的走廊上吃茶,無論怎麼對他解說都沒用。而且那時他的視力已經很壞了,一定要等他的腳上踩滿了鵝糞,他才會悟到這些客人做的好事。
一天傍晚,我到花園裡,忽然發現幾乎所有的雁鵝都失蹤了,這一驚真是非同小可,於是,我立刻趕到父親的書房裡,你們猜我看見什麼?
在我們那塊漂亮的波斯地氈上站著的,可不就是那二十四隻鵝?牠們緊緊地圍著我的父親,而這位老人家呢?一邊喝著茶,一邊看著報紙,一邊一片又一片地將麵...